印度经济及消费快速增长,导致煤炭发电厂、交通及各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此外,决议认可发展中国家达到峰值的时间稍长,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减贫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优先事务。他表示,自己亲眼看到了中国政府、工商业以及私人公司首先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获取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出了多么大的努力,比如积极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这些行动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但其他各方普遍对决议的通过表示赞赏和支持。关于第二承诺期,各方同意《议定书》工作小组应尽早完成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工作,以确保在第一承诺期和第二承诺期之间不出现空当。这一说法虽然认可存在第二承诺期,但并未给出落实第二承诺期的时间表。这一折中、平衡与灵活均衡成果被认为是在重建未来气候谈判的信心上迈出了坚实一步。这些分歧被留给明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大会。
这也将意味着,明年南非德班的气候谈判任务仍将十分艰巨。关于减排,决议巩固了各国在哥本哈根承诺的减排目标,提出2020减排参考目标。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决议均衡地反映了各方意见,虽然还有不足,但我们感到满意,这次谈判进程坚持了‘巴厘路线图的轨道,朝着深入履行公约、议定书的方向团结合作稳步前进。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明确提出警告,部分国家企图撇开《京都议定书》另起炉灶,该联盟决不答应。●大会最后一刻通过两份重要决议,《京都议定书》得以保全●这充分表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决议让世界重拾信心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发表演讲1年的充分准备,4次小组预备会协调13天艰苦谈判,最后27个小时彻夜连续工作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日在墨西哥东部城市坎昆落下帷幕。虽然有妥协,但大多数代表团对会议结果表示满意。最后27小时避免哥本哈根式失败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7日进入高级别会议阶段,原定10日闭幕。
坎昆大会低调开始高调收场去年同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为避免重蹈哥本哈根大会期望过高、结果失望的覆辙,坎昆会议与会方大多从一开始便调低期望值,以达成务实成果。
晚上8点,主会议厅中早早坐满了人,到大会主席进场时,大门口已经挤得水泄不通,甚至还有人与保安发生了冲突。另一份决议涉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不过决议措辞较模糊。决议同时确定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技术机制,并在世界范围建立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11日凌晨3点左右,闭幕全会正式开始,所有与会人员都期待着最终结果,虽然其间发生过一些小争执,但随着大会主席一锤定音,《公约》和《议定书》下的两个决议宣告通过,所有人起立长时间鼓掌、欢呼,坎昆大会终于有了令人欣慰的平衡结果。
整个下午记者们都是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的,可以看到各方谈判代表不时从一个小会议厅赶到另一个小会议厅。但坎昆会议主席坎特利亚诺强调,一个国家无权否决其他所有人都支持的决议,认定决议获通过。经过13天艰难曲折的谈判,大会在最后一刻才通过了两份重要决议,内容涉及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帮助以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对于一些发达国家企图否定《京都议定书》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不负责任做法,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予以坚决反击。
中国的坚决避免《京都议定书》夭亡《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年底到期。本次会议坚持了公约、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确保了明年的谈判继续按照巴厘路线图确定的双轨方式进行。
但会议拖延至11日凌晨3时才结束,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两个工作组分别递交的决议草案。正如解振华所说:坎昆会议最好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满意,但是都能接受。
妥协无疑是此次气候大会的关键词之一。中国的坚决态度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和积极响应。然而,本次大会上,一些发达国家却企图否定《京都议定书》。11日凌晨的闭幕式上掌声经久不息,这充分表现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去年同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结果由于期望过高,最终的结果令人非常失望。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记者急得与保安起冲突10日应是会议计划日程中的最后一天,但由于在谈判的最后关头仍存在诸多分歧,会议的最终结果如何,谁都不敢妄言,而有关会议能否按期结束更有多种猜测。
其中一份决议决定在资金层面成立受联合国管理的绿色气候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这两份决议的通过意味着坎昆会议坚持了《公约》、《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双轨制机制得到继续,在适应、技术转让、资金和能力建设等问题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积极的信号,证明了多边谈判机制的生命力
*来自全球各国的专家将组成联合国小组,就这些报告进行评估。*其他国家应每四至五年向联合国报告温室气体排放。
原来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富裕国家在2008到2012年间必须减少碳排放,而去年大多数国家同意签订的哥本哈根协议规定2012年之后所需采取的行动:富裕国家减少碳排放,发展中国家通过特定气候行动减缓碳排放的增长速度。*设立新规,为上述报告建立一个国际评判标准。
* 联合国并未就达成碳排放目标的进展进行评论。2. 欧洲提议对于发达国家:*每年报告本国温室气体排放*每四年发布一份内容详尽报告,其中应包括对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的资金和技术帮助。以下要点便是在2010年11月28日至2010年12月10日坎昆气候大会上的三大主要议案, 这些具有争议的议案被称为测量、报告与核查(Measurement,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MRV)。1. 印度提议*所有国家,只要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以上,那么无论这个国家是富裕或是贫穷,都必须每两至三年向联合国报告本国温室气体排放。
而现在拖延谈判进程的两个问题是富国和穷国如何报告各自的减排量和相应行动,以及这一过程是否需要国际监督。对于发达国家:*每年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发展中国家:乔纳森•珀辛表示:我们感觉,国家面积越大,排放的温室气体就会越多,因此,那些面积较大的国家应该加大报送的频率。
据路透社报道,在墨西哥参加联合国气候谈判的协商者们试图定义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所需承担的气候行动,以解决在分担减排压力时遇到的主要障碍。*最贫困、最不发达国家按照本国方向递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书3. 美国提议对于所有国家:*美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乔纳森•珀辛(Jonathan Pershing)表示:我们认为,应该有更多国家递交报告,报告内容不应仅仅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还应阐述究竟将采取何种措施予以应对。
*发达国家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本国温室气体排放、达到既定碳排放目标的进展、为帮助贫困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各国作出的承诺应该有一个国际的评判标准,并应该让该标准正式成文。
如果这些国家发布了上述报告,那么发达国家将会承担报告以及测量的费用。*发展中国家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本国温室气体排放,对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的实施进度。此外,还应对本国自身温室气体排放作出预测。尽管违反《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将会受到惩罚。
* 发展中国家不必定期报告本国碳排放,以及它们对碳排放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碳排放进行报告的现状* 目前仅是发达国家每年向联合国报告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
对于发展中国家:*每四年发布一份内容详尽的报告,包括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排放水平预测,措施计划、执行的程度,获得的资金等其他帮助对碳排放进行报告的现状* 目前仅是发达国家每年向联合国报告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
* 联合国并未就达成碳排放目标的进展进行评论。*最贫困、最不发达国家按照本国方向递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书3. 美国提议对于所有国家:*美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乔纳森•珀辛(Jonathan Pershing)表示:我们认为,应该有更多国家递交报告,报告内容不应仅仅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还应阐述究竟将采取何种措施予以应对。
本文由各取所长网发布,不代表各取所长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bv63l.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lyv/0.html